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扫一扫了解咨询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药材种苗的供应与求购

药材种苗价格咨询服务

药材种苗的种植技术

微信订阅号

欢迎来到意之联药材种苗网

蛙唱蝉鸣萤舞伴的缤纷六月,骄阳似火,万木葱茏。山阳县漫川关镇康家坪村的田埂间,300余亩的白芨花竞相绽放,200余亩的苍术碧波起伏,300余亩的瓜蒌散落山间。望着长势喜人、收获在望的中药材,漫川关镇党委书记吴鸣介绍,这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中药材就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振兴良方”。 匠心培育道...

发布时间:2022-06-21 21:21:57  浏览次数:10856次  作者:赵玉


初夏前后,是丝瓜络种植的关键时节。在安徽省舒城县棠树乡丝瓜络种植基地,十几名农民正在忙着在丝瓜络田里搭藤蔓,活干得一丝不苟,一排排钢架子上缠绕着翠绿的丝瓜络藤蔓,煞是喜人汗水。丝瓜络产业,是棠树乡今年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业产业。 丝瓜络是一种中药材,除了药用外,丝瓜络深加工可以制作成鞋垫、...

发布时间:2022-06-21 13:01:48  浏览次数:10337次  作者:赵玉


时维六月,序属仲夏,漫步在关山林缘区腹地,阵阵药香扑鼻而来,纵然骄阳似火,但满目葱茏仿佛将炎炎夏日瞬间冰镇,身上的闷热似乎随之散去,从心底里涌出了一股清凉之意。 路过“华亭大黄”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一棵棵大黄争先恐后的将紫红色的花穗撑向碧空,硕大的叶片覆盖之下,竟然看不到一星半点的土地...

发布时间:2022-06-21 12:58:08  浏览次数:9443次  作者:赵玉


在2021年3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乡旺基堵独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利用国家产业帮扶资金,在土质好、交通便利、气候温润的左米底二组半山,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39.7亩黄精、重楼、天冬、白芨和石斛等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山区农民增...

发布时间:2022-06-21 12:54:11  浏览次数:10156次  作者:赵玉


“村党支部牵线搭桥,引进农业公司发展药材产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舒心。”日前,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农户向江西新闻客户端“党报帮你办”频道反映,得益于土地入股新模式,他们不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还能从中分得红利。据悉,塘下村以种植药材枳壳为主,引进企业打造万亩富硒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使...

发布时间:2022-06-21 12:50:32  浏览次数:10327次  作者:赵玉


临近夏至,中药材种植进入除草施肥黄金期。在中方县铜湾镇梅树村广东紫珠中药材基地,一株株紫珠花俏立枝头,随风摇曳,村支“两委”干部同村民忙个不停,为长势良好的紫珠除草、施肥,呈现在眼前的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一幅劳动致富的画卷。 68岁的村民杨春发是村里的移民搬迁户,也是村里相对稳定...

发布时间:2022-06-19 06:51:30  浏览次数:10933次  作者:赵玉


千斤拔  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充分利用中药材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利用林下、坡地、果园套种中药材,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平安镇陶庄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农民们正在进行中药材除草作业。中药材种植户钟海说:“我种植药材品种主要有千斤拔和百部,还有刀豆。种植面积有200多亩,总产值在两...

发布时间:2022-06-19 06:48:50  浏览次数:10298次  作者:赵玉


近年来,麟游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列入“果、畜、菜、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麟游县上下共同努力,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但随着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的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9 06:38:53  浏览次数:10183次  作者:赵玉


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中药材种植,既扮靓了山村,又让昔日的荒山荒坡“流金淌银”。目前,樟树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50余万亩,其中套种面积达21万亩,每亩新增收益约1500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图为4月14日,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套种西瓜苗。 人...

发布时间:2022-06-19 06:33:57  浏览次数:10693次  作者:赵玉


进入6月,淅川县荆紫关镇穆营村田间地头不同往常:100亩红花地里,一片片火红的红花随风摇曳,引来无数的蜂蝶在花丛中飞舞,采摘红花的人们笑声在田野里荡漾。 穆营村地处荆紫关镇西北部,与陕西、湖北相邻。该村积极响应淅川县提出的“三面红旗”争创号召,大力发展以红花种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动乡...

发布时间:2022-06-17 16:34:18  浏览次数:9895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