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扫一扫了解咨询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药材种苗的供应与求购

药材种苗价格咨询服务

药材种苗的种植技术

微信订阅号

欢迎来到意之联药材种苗网

皖西学院韩邦兴教授深耕中医药材 振兴乡村经济


2024-01-25 21:27:36   作者: 赵玉   9611次浏览   加入收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沉淀,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延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传统中医逐渐受到全球的关注,但自古以来中医药材多为野生的动植物类,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药材逐渐开始人工栽培,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中药种植与传统农业存在显著差异。中药的药性形成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之说,表明中药农业不可能走传统农业的模式。

        皖西学院中药生态农业团队,以韩邦兴教授为带头人,陈存武、刘东、卢宝伟、戴军、易善勇、王芳、宋程、王威、李国四、宋向文、徐涛等为核心成员,立足于安徽省中药资源和道地药材,在大别山林下中药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选择资源濒危、种苗快繁困难、栽培技术不规范、产品附加值低、标准化程度不高的名贵中药材霍山石斛等为研究对象,在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个课题的支持下,团队成员们紧密合作,围绕霍山石斛等中药的资源调查与种质创新、种苗繁育、仿野生生态种植、健康产品开发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共同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构建了标准化技术体系,并成功实施了产业化,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还为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们的辛勤工作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中药生态农业 助力双碳战略

        道地药材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的优质药材,是道地性理论的载体,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内涵。道地药材根据其性味不同,都有特定的道地产区,如云南三七、长白山人参、宁夏枸杞子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规定要保护与发展道地中药材,《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强和发展道地中药材生产,体现了国家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的战略需求。

        多年来,韩邦兴教授带领的团队以大别山区10多种重要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围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了20余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的支持,如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试验站等项目。

        他们选择霍山石斛等珍稀濒危、大宗道地、药食两用的中药材进行深入研究。霍山石斛具有“厚肠胃、滋养肝阴”的功效,能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市场需求量大但自然资源匮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规模化种植,目前霍山石斛总产值超过50亿,成为开发最成功的名贵濒危中药资源之一。2019年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霍山石斛茎(人工种植)》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20年版《中国药典》也已将其收录。因此,围绕当前“保障药(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的国家需求,生产更多的优质霍山石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

        韩邦兴带领团队聚焦道地药材研究与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揭示了安徽特色药材霍山石斛品质的科学内涵及形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们系统深入地调查了大别山区中药资源,摸清了大别山区中药资源情况和生物多样性,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发现新物种2个,选育新品种10个;实现了中药种苗大规模繁育技术突破,成功将多种中药种苗繁育技术实现产业化;探索了林药复合经营技术,构建了绿色高效中药生态种植技术体系;阐明了干旱和微生物影响大别山道地药材品质的分子机制;构建了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实现了道地药材快速定性、定量、品质分级、在线分拣的实际应用;完善了中药分子和常规色谱鉴别方法和手段;有效提高了中药材的现场快速鉴别能力等。

        韩邦兴表示,这些研究都是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负责人郭兰萍研究员的带领下进行的。他们团队首次提出基于“天地人药合一”和“逆境效应”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即“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中药材“拟境栽培”生态种植理论,以模拟中药材自然生境栽培的栽培方式,不采用化肥农药、不刻意除虫除草,讲究“人种天养”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天地人药合一”的栽培模式。这一理论为中药材种植提出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为解决中药材种植中面临的连作障碍、农药重金属残留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作为安徽省中药生态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邦兴强调,中药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及生长调节剂,重视农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输出,因而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是典型的低碳源和高碳汇农业。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团队将探索建立中药生态农业碳汇补偿机制,为中药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他们致力于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合作,推动中药生态农业的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致力中药产业 振兴老区经济

        近几年来,我国的扶贫攻坚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产业,而产业发展需要具有特色。大别山作为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两源两地”,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大别山也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迫切需要解决整体贫困问题。

        作为长期扎根于大别山革命老区,服务基层,开展科技扶贫,致力老区精准脱贫致富的科研工作者,韩邦兴与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他们表示,安徽省大别山腹地,峰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光热水分、温度等自然环境非常有利于霍山石斛生长。因此,韩邦兴和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安徽特色药材霍山石斛品质的科学内涵及形成机制,这为安徽特色药材与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理论依据。他们所开展的特色药材霍山石斛产业,符合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针对大别山区中药资源丰富、深度贫困等特点,韩邦兴与团队成员一起积极开展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创新种质资源。经过系统调查大别山区中药资源,在了解道地药材霍山石斛、白及、太子参、宁前胡、金樱子等野外资源分布、资源蕴藏量情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及调研情况,分析了大别山中药资源研究领域面临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经过不懈努力,韩邦兴和团队确立了完整的霍山石斛种苗人工快繁体系,并研究适宜的炼苗方法,使瓶苗成活率达到98%以上,突破了霍山石斛种苗大规模繁育技术瓶颈。他们还积极推动霍山石斛、太子参、白及等中药种苗大规模繁育技术研究成果在十余家企业成功转化,依托该科技成果建立了现代化中药种苗生产车间,实现年产优质种苗2亿株的目标。为了提高中药附加值,他们开发了具有调节免疫的霍山石斛饮液,黄精饮液,黄精丸等系列产品,产值达到了十几亿元。

        这些年来,韩邦兴和团队始终坚持产学研融合与科研创新,选育了系列新品种,优化了大规模种苗繁育体系,构建了生态种植技术标准;推动了霍山石斛等道地药材科学研究与产业化进程,实现产值达几十亿元;协助企业精准扶贫2000余户,树立了濒危珍稀和特色中药供中医临床可持续使用及开发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典范;在大别山区中药产业扶贫成效巨大,其中仅霍山和金寨两县与发展中药材有关的贫困户有8242户,户均增收逾万元,实现了精准扶贫“产业先行”。CCTV-17和人民日报都对其团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做了专题报道。

        如今,随着中医药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韩邦兴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中药材领域,传承发扬、守正创新,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力量,为中药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标签:韩邦兴 皖西学院 中药材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