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扫一扫了解咨询 回到顶部

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药材种苗的供应与求购

药材种苗价格咨询服务

药材种苗的种植技术

微信订阅号

欢迎来到意之联药材种苗网

中药材丹参(紫丹参)种植技术


2021-03-11 16:02:27   作者: 赵玉   8754次浏览   加入收藏  
【来源:意之联药材种苗网】

undefined

一、概述

        丹参又名紫丹参、赤参、血丹参、红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 ~ 100 cm。丹参以干燥的根入药,为常用中药,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疼,养血安神的功效,另外还有增强免疫力、保护肾脏等作用,近代医学临床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有显著疗效,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等省,我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均有分布和栽培。

丹参根系发达,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暖和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耐沙,怕高温。忌水涝,过沙过粘的低洼土壤不宜栽种。


二、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及腺毛。根圆柱形,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卵形至椭圆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被柔毛。花冠兰紫色,上唇直立,略成镰刀状,先端微裂,下唇较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较大,并作2浅裂;雄蕊2;子房四深裂。小坚果椭圆形。


三、性状

(1)根茎粗短,顶端有时带残基。

(2)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分枝。

(3)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有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

(4)质硬而脆,断面疏松纤维性,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5)气微,味微苦涩。


四、药用价值

        扩展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缺氧。用于治疗冠心病产生的心绞痛、胸闷、心悸症状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对抗红细胞凝集、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抗凝血作用。

undefined

五、生长特性

        丹参野生于林缘坡地、沟边草丛、路旁等阳光充足、空气湿度大、较湿润的地方。

        温度:喜温和气候,较耐寒,可耐受-15℃以上的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0~26℃,产区一般年平均气温11~17℃。

        水分:怕旱又忌涝,年降水量500 mm以上。

        土壤:一般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地势向阳、土层深厚、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忌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酸碱度:从微酸性到微碱性。

        1.丹参种子   千粒重1.64 g。在18~22℃下,15 d左右出苗,出苗率70%~80%。陈种子发芽率极低。

        2.无性繁殖  根分段在地温15~17℃时开始萌生不定芽

        3.温度与发育的关系    当5 cm土层地温达到10℃时,丹参开始返青。4~6月枝叶茂盛,陆续开花结果。7月之后根生长迅速,7~8月茎秆中部以下叶部分或全部脱落,果后花序梗自行枯萎,花序基部及其下面一节的腋芽萌动并长出侧枝和新叶,同时又长出新的基生叶,有利于根的生长。8月中、下旬根系加速分枝、膨大。10月底至11月初平均气温10℃以下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最低温度-15℃时丹参仍可安全越冬。


六、选地整地

        丹参的栽培地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地下水位不高的地块,土壤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pH值6 ~ 8的沙质壤土。

由于丹参的生长期长,在整地时,先在地上施好基肥,尽量多施迟效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或磷酸二铵20 kg,硫酸钾15 kg,硫酸锌2 kg,使有机肥和化肥充分混合,深翻30 ~ 40 cm,耙细整平、作畦。一般畦连沟宽2.5 ~ 3 m,畦高15 ~ 25 cm。过长的畦,宜每隔20 m的距离挖一腰沟,以保持排水畅通。地块周围挖排水沟,使其旱能浇、涝能排。

undefined

七、种植方法

        以无性繁殖为主,种子繁殖法因生长期长,产品质量差,故少用。

        1. 分根繁殖

        秋季收获时留出部分地块不挖,到第二年2 ~ 3月间起挖,选择直径为0.7 ~ 1 cm,健壮、无病虫害、皮色红的根作种根,取根条中上段萌发能力强的部分和新生根条,剪成5 cm左右的节段,按株行距 25 cm × 30 cm开穴,穴深5 ~ 7 cm,每穴放入根段1 ~ 2 段,斜放,使上端保持向上,注意应随挖随剪随栽,栽后覆土约3 cm,每亩用种根50 ~ 60 kg。

        2. 扦插繁殖

于4 ~ 5月生长旺期,取丹参地上茎,剪成10 cm左右的小段,剪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一半,然后在做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6 cm × 10 cm,斜插入土1/2 ~ 1/3,使芽略露出土面,将土压实,立即浇水。做到随剪随插,插后早、晚用喷雾器喷水,保持畦面湿润。待根长至3 cm左右时即可移栽大田,此法一般较少用。

        3.芦头繁殖

        丹参收获时,选取健壮、无病害的植株剪下粗根药用,而将细根连芦头带心叶用作种苗进行种植。大棵的苗,可按芽与根的自然生长状况分割成2~4株,然后再种植。还可以挖取野生丹参,粗根剪下入药,细根连同芦头一起栽种,按行距30~40 cm、株距25~30 cm,3 cm深挖穴,每穴1~2株,芦头向上,覆土以盖住芦头为度,时间应在晚秋或早春。早春40~45 d即4月中下旬芦头即可生根发芽,晚秋种植当年不发芽。


八、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中耕除草,一般从移栽到封行前要中耕除草2 ~ 3次。宜浅松土,以防伤根。4 月上旬齐苗后,进行第1 次中耕除草;第2 次于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进行;第3 次于6 月下旬至7 月中下旬进行,封垄后停止中耕。

        2. 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追肥2 ~ 3次。第一次追施稀薄人畜粪水,每亩1 500 kg;第二次追施腐熟人粪尿,每亩2 000 kg,加饼肥50 kg;第三次重施腐熟、稍浓的粪肥,每亩3 000 kg,加过磷酸钙25 kg、饼肥50 kg,以促进根部生长。

        3. 除花蕾

        丹参自4 月中旬至5 月将陆续抽薹开花,为使养分集中于根部生长,除留种地外,一律剪除花蕾。花蕾要早摘、勤摘,最好每隔10 d摘或剪一次,连续进行几次。

        4. 排灌水

        丹参最忌积水,在雨季要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沟灌或浇水,多余的积水应及时排除,以免烂根。


九、病虫害防治

         1. 病害

        (1)根腐病:5 ~ 11月发生,6 ~ 7月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或用生物农药抗120的200倍稀释液灌根;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疏松土壤,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2)菌核病:5 月上旬开始发病,6 ~ 7 月尤为严重。病菌首先侵害茎基部、芽头及根茎部,使这些部位逐渐腐烂,变成褐色;常在病部表面、附近土面以及茎秆基部的内部,发生灰黑色的鼠粪状菌核和白色的菌丝体。与此同时,病株上部茎叶逐渐发黄,最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土壤干燥,及时排除积水;发病初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合剂喷雾;也可用50%利克菌或50%速克灵的1 000倍稀释液喷雾或浇灌;发病期用50%氯硝铵0.5 kg加石灰10 kg拌成灭菌药,撒在病株茎的基部及附近土壤,以防止病害蔓延。

        (3)叶斑病:5月初开始发生,可延续到秋末。病株叶片上病斑深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病斑密布、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剥除茎部发病的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源;发病前后喷1:1:150波尔多液。

        (4)叶枯病:5 月初发生,一直延续到秋末,6 ~ 7 月最严重。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病斑不断扩大,中心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增施磷钾肥,或于叶面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500 ~ 1 0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每隔7 ~ 10 d喷1 次,连喷2 ~ 3 次。

        (5)根结线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根结线虫侵入根部后,刺激寄主细胞加快分裂,使根系受害部形成瘤状肿块。细根和粗根各个部位的肿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瘤状体初为黄白色,外表光滑,以后变成褐色,最后破碎腐烂。线虫寄生后,植株根系功能受到破坏,影响养分吸收,致使植株地上部枯死。

        防治方法:水旱轮作,有利淹死线虫,减轻危害;选择肥沃的土壤,避免沙性过重的地块种植,减轻线虫病发生;用80%二溴氯丙烷2 ~ 3 kg,兑水100 kg,在栽种前15 d均匀施入土中并覆土。

        2. 虫害

        (1)小地老虎:春季为害丹参幼苗。(又名土蚕,切根虫)

        防治方法:可用90%敌百虫100 g拌入炒香的茶籽饼5 kg作毒饵,撒入田间诱杀。

        (2)银纹夜蛾:5 ~ 10 月为害,尤以5 ~ 6 月为害严重。该虫将丹参叶子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吃光,是丹参的主要虫害。

        防治方法: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 倍液,40%氧化乐果1 500 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 ~ 350 倍稀释液喷雾。

        (3)棉铃虫:幼虫钻食丹参的蕾、花、果,影响种子产量。

        防治方法:现蕾期开始喷洒25%的灭幼脲1 000 倍液或2.5%的三氟氯氰菊酯1 0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 d喷1 次,连喷2 ~ 3 次;也可用杨树枝诱杀;释放赤眼蜂、草青蛉等天敌防治。

undefined

十、采收加工

         1. 种子采收加工

        丹参越年开花结实,栽植后的第二年,从5 月底种子开始陆续成熟。在花序上,开花和结籽的顺序是由下而上,下面的种子先成熟。种子要及时采收,否则会自然散落地面。采收时,如留种面积很小,可分期分批采收,先将花序下部几节果萼连同成熟的种子一起捋下,而将上部未成熟的各节留到以后再采收。如果留种面积很大,可在花序上有2/3的果萼已经褪绿变黄但未完全干枯时将整个花序剪下,再剪掉顶端幼嫩部分,留下中下部的成熟种子,在晴天太阳下曝晒3 d,脱粒,扬净,晒干,装袋,放在凉爽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

        2. 根的采收加工

        无性繁殖的丹参当年秋天下霜后或第2 年春天萌发前收刨。种子繁殖的第2 年秋后或第3 年春季萌发前收刨,产量高,质量好。丹参根系入土较深,质脆易断,应选晴天土壤半干时挖取。从垄的一端挖深沟,深度由根长而定,当根全部露出后,顺垄逐株小心取出全部根系,在田间曝晒,去掉泥土运回加工,忌用水洗。

        运回的丹参,剪掉枝叶,摊在太阳下暴晒至五六成干,用手将一株一株的根捏拢,再晒至八九成干又捏一次,把须根全部捏断,晒至足干。商品以足干,呈圆柱形、条短粗、有分枝、多扭曲;表面红棕色或深浅不一的红黄色,皮粗糙多鳞片、易剥落,体轻而质脆;断面红色、黄色或棕色,疏松有裂隙,显筋脉白点;气微,味甘微苦;无芦头,无杂质,无霉变者为佳。




标签:丹参 中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栽培技术 中药材种植网 丹参病虫害防治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